有的企業為了省去評估的麻煩,建造了碉堡式的抗爆控制室,全部是5面牆的鋼筋混凝土防爆牆結構,甚至還有的牆厚1.5米,中間加多層鋼闆。厚厚的防爆大門,牆壁四周無窗戶,控制室通風換氣困難,空氣質量差,整天都在日光燈下工作,緻使中控室結構、建築、通風建設投資較高。
其實,即使暫時沒有健全的中控室抗爆設計規定,煤化工企業隻要主動地做好安全評估,也能有針對性地做好中控室的抗爆性。新疆某煤化工項目采取聘請第三方專業評估單位進行中控室的蒸氣雲爆炸風險量化評估,以确定中控室可能承受的蒸氣雲爆炸超壓值及持續時間,判斷是否需要進行抗爆設計。第三方評估單位提供了兩種評估方法供選擇。一種是基于後果法,即僅考慮爆炸場景的後果;一種是基于風險法,即需考慮爆炸場景的發生頻率和後果影響兩方面,屬于完整的量化風險分析。
業主、設計單位和第三方專業評估單位讨論後,決定采用基于後果加基于風險的組合評估法。評估過程包括對中控室蒸氣雲爆炸風險進行分析輸入、搜集氣象資料、了解各裝置主要工藝參數及布置、潛在爆炸源的确定、參與爆炸的蒸氣雲體積的确定、擴散後果及爆炸後果模拟、洩漏概率分析、點火源設置、累積頻率和風險分析。經過評估得出結論:該項目中控室受到的爆炸超壓值為10.82千帕,其累積頻率(爆炸發生概率)為10-8數量級;大累積頻率(爆炸發生概率)小于10-4,此時所對應的超壓值為1千帕。
中控室的防爆牆設計應符合下列要求:
1.宜布置在工藝裝置一側,四周不應同時布置甲、乙類裝置,且布局控制室的場地不應低于相鄰裝置區的地坪。
2.應獨立設置,不得與非抗爆建築物合并建造。
3.應至少在兩個方向設置人員的安全出口,且不得直接面向甲、乙類裝置。
4.當遭受一次爆炸荷載作用,可能局部損壞時,經一般修理應能繼續使用。
5.建築平面宜為矩形,層數為一層。
6.宜采用現澆鋼筋混凝土結構。
但是,目前中控室的防爆牆抗爆性設計規定還有許多空白。比如,若從距離上量化,裝置的爆炸力與裝置的規模大小、物料特性、操作條件等諸多因素有關,需要安全專業進行抗爆強度計算。距離相同時,不同裝置産生的爆炸力不同,但目前這方面缺乏充分依據。還有,若從爆炸力上量化,由于目前建築專業無從驗證不同量值的爆炸力與建築物不同破壞性程度之間的對應關系,因而無法确定抗爆結構的爆炸力限值。
但針對該結論,國内還沒有對應的标準。業主隻能參考英國化學工業協會(CIA,Chemical IndustriesAssociation)提出的标準,即30千帕不足以引發建築結構和主體窗戶玻璃的損壞, 建議承受爆炸超壓值低于30千帕的新建築物可不做特殊的安全保護措施。
同時,第三方專業評估單位還提出以下4點建議。
第一,由于評估時并未考慮其他容器爆炸、粉塵爆炸、BLEVE(液體受熱沸騰後成氣體,容器爆裂後,氣體洩出而産生爆炸)等爆炸場景,以及火災和毒氣洩漏對中控室的影響,該項目中控室依然面臨火災、爆炸和毒氣擴散影響。因此建議中控室面向裝置側不開門窗、孔洞;在中控室新風口設置氣體檢測報警。
第二,為盡可能減少洩漏量、降低參與蒸氣雲爆炸的蒸氣雲量,建議在裝置進出界區處、裝置内含有較多易燃易爆易揮發物料的各系統連接處,補充設置适當的遙控緊急隔離閥。
第三,考慮到在裝置發生大量洩漏事故時,其易燃易爆蒸氣雲可能擴散到封閉建築物内,設計應該增加預警、防護設施。
第四,做好點火源的控制管理,保持良好的通風,盡可能避免易燃易爆氣體的積聚。同時,應設置可燃氣體檢測及報警聯鎖等安全設施,以避免易燃易爆氣體進入機櫃間。
綜上,業主最後決定對中控室不采用抗爆設計,主要是完善中控室建設投資,改善中控室的操作環境。